精灵:其实一杯奶茶或者一片鸡排动辄十几块,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份奢侈或者浪费。我反而觉得这或许是在这个世道不景气的时候对于某一些人的小确幸或者说是一种对奢侈品的依赖。因为可能这些人根本没法腾出多余的钱去旅行又或者说给自己的家人,另外一半一些其他物质上的享受。这杯奶茶或鸡排有可能就是对他来说只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而不是所谓的旅行,购买名牌包包、豪车和豪宅等等。
宿醉的答卷者:目前是奶茶热潮的高峰期,所以消费者还是很愿意买单,甚至有些一天不喝浑身不自在。我觉得最后像台湾一样,一杯奶茶介于七到八块之间是对这个市场比较健康的。
阿花:消费意识抬高,对于市场经济是好事,这样薪金才能提升,毕竟食物已经标价,愿者上钩,并不存在欺骗手段。但未来可能走向台湾或香港的青年般,买不起屋子只能及时行乐,物质享受比未来规划更重要。
新山通:好方面想就是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了,大家也从传统霸级市场转向到高档入口货市场购物了,这在新山也像雨后春笋一样。但若是坏方面的话就是说通货膨胀,利润大弧度减少。这些现象只会越来越明显,也是蛮正常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会提高。现在的消费者已不像七八零后对价格敏感而是现在的年轻消费者追寻的体验感。花了这笔钱,带给我什么?知名度,潮流度,品质保证,过程的体验已渐渐成为主流。除了上述的因生活水平提升,另外一个想法会是“自我中心意识”,社交媒体泛滥普及下,大家对自我中心意识也比起以前提高了疯狂的多。已不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是走向“人生只有一次,我有串串,你有故事吗?” 但是也不见得是个坏事,重要的是需求与供给一定要平衡,一旦失衡,就会有骨牌效应,一大堆悲剧了。
价位上若是良性的是值得鼓舞的,毕竟工资每年的增加,成本提高自然的会转向消费者。但若是要赚取暴利的话,就会回到问题本身,做这一行的初衷是什么?开门做生意,付得起想要来的自然会来,但是否会持久吗?这就是要深入探讨的问题。